王华珍,王田保
(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高校开展,但是在大学英语教改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本文从学校,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且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从学校与大学英语教师的角度尝试性的提出一些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策略
2002年,教育部开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2004年,教育部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浪潮,各类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校情的改革模式与方法。大学英语教改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取得许多的成绩,如广东的韶关学院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与“分级教学,动态管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曹广涛,2012);(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双阶段,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张戈亮,孟艳,2014),但是,纵观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整体情况,大学英语教改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它们在大学英语教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尝试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进行交际,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改革的目标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动能力,并且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此目标,结合我国各地区高校教学的不同现状,《课程要求》又将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分别给出相应的标准,指导各类高校实施教学改革。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
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如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学部门的资金投入,聘用优秀的教学人才以达到合理的师生比,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等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分析,第一,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成立于本世纪初,目的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人才,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然而,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没有彻底贯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它们没有很好的给学校定位,了解学生的层次与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学校领导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教学活动大都是围绕四,六级考试进行的。因此,学校政策的引导导致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读,写,译,而忽略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的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相应的校外实习基地,没有有效地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都与许多校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是有极少的高校充分利用合作基地,将它与大学英语改革联系起来,如改变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等。英语教学活动大多局限在课堂,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
第三,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缺乏多媒体教学设施,硬件设备条件较差。《课程要求》中倡导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对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硬件设备上的要求,比如在教室安装电脑,投影仪,建立学校的视听中心等,将大学英语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这也有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没有在硬件上达到要求。
从教师层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的大学英语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因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建校时间短,教师中年轻教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他们多毕业于研究型的高校,且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活动,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许多老师依然固守传统语言驱动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课堂上仍然采用逐字翻译法,没有尝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学者对此话题也做过相关的调查,如孙爱娜,李玥指出青年大学英语教师职称水平偏低,教学经验欠缺。(孙爱娜,李玥,2014);陈丽春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改的背景下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如课业繁重,一些素质如多媒体运用能力亟待提高等(陈丽春,2012)。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关键的一环,如果教师没有深刻理解贯彻《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改将会在深度和效果上大打折扣。
从学生层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经过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已经习惯了英语学习为的是通过考试,大学英语学习为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比较教育部于2003、2004年分别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要求》,不难看出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等方面都非常的相似。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许多内容都是过时的,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蔡基刚,2010)。学校对四、六级的重视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局限在读、写上,缺乏听、说方面的训练,容易发展成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另外,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导致学生慢慢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改的对策
面对大学英语教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认真的分析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笔者从学校和大学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愚见。
学校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调控着大学英语教改的整体方向,因此,学校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阅读领会《课程要求》,明确新时期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的定位,学生的层次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大纲,调整设置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与课时,必要时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等。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固然很重要,但是学校不能将大学英语的终极目标定位于通过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相关政策制定者应该革新观念,与时俱进地迎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服务大学英语教学。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都与本地的企业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在校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利用此契机进行改革,如采用CBI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科内容与英语教学相联系,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刘百军,2013)同时,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学生所修的专业进行调整,增加或删除相关的课程,使英语学习更加具有专业性和对口性。
(三)加大投入优化现有的硬件设施,使多媒体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课程要求》倡导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然而,许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的高校,没有普及多媒体课堂,也没有视听中心。教师不得不依赖传统的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优化配备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要求。
(四)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不是一个完全的终结性评估,而是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有效地评价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是政策的直接贯彻者,是教改的领航人,在面对教改时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为大学英语教改做好准备。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对自身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因为应用型大学许多的教师都是年轻老师,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欠缺,知识储备不够,教师们对自身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在平时给自己多充电,虚心求教,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愿意接受、学习新的教学观念,探索适合校情、班情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主动探索适合班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因此,大学英语教改必然会涉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互动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辩论,英文歌曲等形式,让英语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融入其中。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都以饱满的姿态迎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改革中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学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的解决阻碍大学英语教改的问题。本文只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应
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每个高校实际的情况都比文中阐述的要复杂的多,这需要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继续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曹广涛.2012. 地方高校应用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1):187-191.
2.蔡基刚. 2010. 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40.
3.陈丽春.20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J].琼州学院学报(2):13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12.
5.刘百军.2013. CBI理论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114-116.
6.孙爱娜,李玥.2014.独立学院青年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3):143-146
7.张戈亮,孟艳.2014.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J].语文学刊(3):110-111.
8. 陈冰冰,陈坚林. 200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信念研究(之一 )——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02) :14-21
9. 覃成强. 2007. 论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一项基于认知调查和课堂观察的研究[J]. 外语教学. (05) :40
10. 解芳,王红艳,马永刚. 2006. 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优秀教师个案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05) :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