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菁菁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摘要:香港的夜空能够明星璀璨,是因为历史给了香港特殊的一百年。回顾香港和她的星光大道,我们也是在重访这个城市百年的流金岁月。从《金鸡》再到《老港正传》、《岁月神偷》香港电影似乎爱上了在影片中穿插着怀旧的影像,可能是浮光掠影的一笔带过,也可能是贯穿全片。这种迷人的抒情方式也成功的拨弄了不少感性的心弦,又仿佛是一个时代的传记。我称之为香港新式港味电影。
关键词:港味;电影;岁月神偷
香港电影有着辉煌的历史,是香港文化的一大象征,对整个华语世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这一影响仍继续向全世界延伸,无论是以前的录像带,还是后来的网络,在各种媒体手段的推波助澜下,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文化内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在大部分影迷心中,香港电影正因为通过描写这块神秘之土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已经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样式和媒体景观,参与到了对“香港”的形象建构,寄托了特定的文化情感与文化想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电影成为香港的城市代言。从《英雄本色》到《黄飞鸿》,从《秋天的童话》到《甜蜜蜜》,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伴影迷度过了难忘的银幕时光。随着香港的回归,香港电影也开始走上了跟内地电影相互融合的漫长路程。近年来,合拍片风起云涌,早年那种血统纯正的香港电影却已凤毛麟角。《岁月神偷》的成功让人联想到去年在台湾一炮走红的《海角七号》,都是两地电影人对自己文化历史根源的探寻和追忆而。香港电影是香港社会现实的某种反射, 因而也贯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也印证了香港的地道港味电影依旧在港人的心中有深深不可撼动的地位,
《老港正传》是为香港回归十周年而拍的献礼片, 讲述了一个香港电影放映员从1967 年到2007 年40 年的爱国梦想以及他一家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而《金鸡》通过一个服务性行业的女主人公之口对香港30 年风月场所进行了起伏跌宕的描写, 同样用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反映了香港的沧桑变化。罗启锐导演的《岁月神偷》以采用小叙事方式讲述香港底层一家四口辛酸过往的故事,该影片不仅在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夺取了4项大奖, 并且这部仅仅投入1 000万港元的小制作影片在短短时日就获得了过亿的票房, 曾经被媒体和影评人誉为近年来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片。虽然港片在进入大陆市场之后为了迎着观众,在做着或多或少的改变,然而我们却不难看出香港人的奋斗精神和特有的港式风味其实一直孕育其中,而岁月神偷和其他电影相比可以说是在此些港片中怀有很多独特的港式韵味值得我们深入体会。
一、旧日岁月的影像回归
《岁月神偷》中以小孩主要叙述视角讲述一个普通的香港家庭故事,伴随影像娓娓道来,没有复杂的情绪参杂,给我们展现的也只是一个平常人的故事。而我们观影者也很容易地投入到这种心理认同中去,这部风格写实的影片关注香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絮絮叨叨小孩嘀咕用一种粤语的版本,更加重了一种香港的地方口味。
该电影是以导演罗启锐本人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情节围绕鞋匠罗氏一家的经历的一段生活岁月,是一部集亲情、爱情、家园情于一体的港味旧片。 剧情平淡中蕴含哲理“生活就像‘鞋’字,半边难,半边佳”,导演巧妙的用罗氏的小儿子罗进二为叙述视角,显然为电影增色很多。对于小罗来说,这是一段深刻的童年记忆。影片又名《1969太空漫游》,而1969则是香港社会最黑暗、最动荡的一段时期。官员贪污腐败,警察乱收保护费,医院的护士打针、递水也要收钱,加上大陆文革动荡的波及,香港民众的生活十分艰难,这些在电影中都清楚的看得到。但通过孩子那戴着鱼缸的视线所看到的变形的社会则大大缓解了这种直面惨淡人生的苦楚,仿佛收保护费可以当作鬼佬差人逗小孩倒背26个英文字母般的游戏,而失去亲人这么可怕的事情也在孩子将偷来的夜光杯、米字旗、齐天大圣一一填满“苦海”的行动中得到了最浪漫的化解。哥哥死后下葬在优美静谧的西式墓地。永利街的居民都很团结,人和人之间没有隔膜。如今的香港社会变得更加物质化,大家都忙着挣钱供房,人情关系也越来越漠然。主人公个体的成长经验唤醒了受众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把受众带回到一个令人怀旧的旧香港, 重新经历集体经验, 在那些小人物的身上充分体现出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 也重新塑造了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二、温情的唯美演绎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以罗进二的童年成长记忆为主线,从父母亲靠开皮鞋店维持生计的不易,但是全家四口生活虽然窘迫却乐观向上,镜像中的人们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邻居之间都充满着快乐生活的态度,温情的影调一直伴随着生活的继续。直到一次台风暴雨彻底的碾压了不堪一击的家庭,但是进一一家还是很努力的坚持着,当暴风雨强劲的吹来,爸爸妈妈在用力的保护着房子的顶棚,似乎更像寓意着家庭中父母的伟大,那样的场景也许不能勾起你相同的回忆,但是在成长的岁月中父母无声无息的付出一定是每个观影者都能感受到的。进一的哥哥突然生患重病,让这个家庭再一次陷入了难关,电影用一种朴素的手法,将香港精神一一展现了出来,隐忍与坚强成了影片的表达核心,顽强地活着,并且懂得纪念,让《岁月神偷》有了励志色彩,“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为全剧更是加上了一个深远而永恒的主题。不禁让我们对那个时代香港人的坚毅不屈倍感敬重。而导演用温情的视角,细腻的叙述,用心的做工,到处充满动人的细节。讲述一段悲伤的往事时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不同常规美的体验。他往往更能打动平凡百姓的心灵。
本片中的爱情副线也是值得一提的,与天生调皮的小弟不同,哥哥罗进一从小上进懂事,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从小弟的口中我们知道哥哥从小在学校里就是高材生,学习棒身体也棒,在学校的各赛季运动会中都只拿金牌。而和他同在一所学校学习的女孩芳菲是哥哥心仪的女生,他们两人有着共同的喜好,经常在一起谈音乐,谈热带鱼等。这段纯真的爱情在片中也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几段波折,罗家没有电话,进一和芳菲联系只能借用邻居的。当得知芳菲生病,进一不畏路远前去探病,并赠送自己最喜欢的小红鱼。得知芳菲家境优越之后,进一感觉自卑自觉配不上芳菲,开始有意疏远,直到有一天,芳菲通知进一,她要移民美国了,进一终于又出现在芳菲的身边,还将自己最喜爱的金牌给芳菲作纪念,同时芳菲在离去前送了一把进一一直想要的吉他,芳菲离去之后进一谱曲作了一首《岁月轻狂》,为芳菲,为自己,也为这段岁月。不幸进一因血癌住进了医院,心中仍对芳菲念念不忘。在影片中,进一被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对父母尽孝,对小弟尽心,对女友尽情。在美国放假后的放飞得知进一住院后又迫不及待的去看望进一,不难看出芳菲真心喜欢进一,然而伤感的结局却让如此纯洁美好的初恋在此画下终结。
该片在其一家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中还借其叙述和影像还参与了对“香港”的一次想象性缔造,试图建构一个有关殖民地香港的全新的历史传记,而这与以往大众熟悉的作为国际化大都会的香港传奇是截然不同的。影片以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那时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还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的袭击,插入历史背景的轮廓不仅可以以增强对于主题影像过渡的真实性,也让我们在猎奇之中满足了好奇心,我们伴随着罗进二的成长,他手中的那个透明的鱼缸像是一把时光机器,带着我们也一同经历了香港岁月的变迁。同时该片的主要拍摄场地是深水埗兼善里、天台搭造铁皮棚户屋,还有天台上老香港最经典的“鱼骨天线阵”。导演此番选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香港历史留存这样一个经典的即将不复存在的文化符号,而这背后所寄托的文化情感和文化想象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化主动的干涉影片到细节上巧妙的插入并没有耽误故事情节的进程,在很多电影中显得像是一种累赘,而在《岁月神偷》中却是很好的一种引起共鸣的表现手法。
三、相濡以沫的温婉基调
而以《岁月神偷》为代表的影片喜欢以怀旧的暧昧姿态回忆过往, 在影像的流动中捕捉行将消逝的香港情怀, 似乎成了一种较为流行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策略。在当今的电影界,弥漫着一股非线性叙事的结构风潮,很多导演喜欢用花哨的形式技巧得到观众的注意,同时更吸引评论家的眼球,殊不知其实我们的电影从开始就有了纪实性的特性,过多的用技巧反而容易使观众有点混乱,也不易让故事说的通俗易懂了。《岁月神偷》就是一部没有玩弄太多技巧,从开始就以线性叙事铺展故事的电影,没有矫情,没有哗众取宠的露骨的商业气味,只是讲述那个特定时代的普通人的故事,姿态很低,立意却很高,平凡之中拥有着动人的力量。每个观众,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太多教育背景和观影经验的人也同样能够看懂这个故事,因为故事中融入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之上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电影佳作。
本片也让我想起罗启锐之前编剧的一部片子《秋天的童话》,讲述一个唐人街打工仔船头尺和在纽约读书的大学生茶煲的爱情故事,没有了过多的人为置景、灯光修饰,影片的质感分外自然清新起来!镜头内容的拍摄的海景、夜景、街景都表现出一种欧洲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底蕴深厚的锐利。很多人说《秋天的童话》是香港电影自然光效作品的范例。有了这种清新洒脱的创作基调,演员也很进入了一种轻松状态。片中讲述的男女和《岁月神偷》里草根男和富家女之间也同样有着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他们之间的纯爱在当下社会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正是因为没有所以才弥足珍贵,才让《岁月神偷》里的爱情这样的触动人心。而《岁月神偷》的恬淡之风似乎也是继承其传统的风格,影片中到处都弥漫着夕阳一般的韵味,宛如老人在下静听时间的钟声,回忆着过往的故事。
整部影片像一幅大的历史卷,慢慢讲述着香港的发展变化,复刻着街头巷尾的人语生活,金黄的暖色调充斥影片里面,有着极致的温暖。电影中也很有技巧的插入了一些色调的变化,譬如在老大得病的时候,影片擅长的使用了偏冷的色调,蓝色的衣服,苍白的医院,仿佛在说,生命是一条充满艰辛并且曲折的河流,很多事并不能如你所愿。而用暖色调的回归是在影片结尾,一切归于平静,时间是最好的疗伤机器。画面从彩色到黑白很好的表现了这个家庭从幸福安宁到支离破碎的转变,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由充满希望变为失望。
影片总是能够用温柔的镜头捕捉到人物的内心,我们随着影片的递进伴随着这个孩子的长大,宛如我们也一同感受经历了那一场场人生的变故。除了任达华和吴君如的精彩的对戏,剧中长相甜美和俊朗的男女演员也为该片的爱情值加分不少,因此他们的爱情也被渲染的十分纯真。片中也好几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当哥哥刚打开收音机哼唱 i wanna be free,台风暴雨来临,爸爸不得不叫其下楼帮忙的那种打破宁静安详的无奈。当哥哥和芬芳一起看热带鱼时,进一说热带鱼只有几秒钟的记忆,所以每天的生活都充满新鲜。是当生活遇到挫折,爸妈的那句一步难一步佳,做人总要信总在耳边徘徊,电影的主题似乎也因此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
影片的背景音乐为其加分不少,片中充斥着大量的美国60年代乡村民谣和摇滚乐,和披头士、滚石乐队几乎同时齐名的猴子乐队也在片中成了隐形主角。猴子乐队的经典曲目《IWannabefree》在片中被反复吟唱,捻熟的应用音乐附和着电影的情感基调,让观众在一种伤感的氛围中还能愉悦的欣赏着美妙的音乐,仿佛有一种笑着哭的力量支撑着,想想也许这就是我们身处的生活,正是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四、总结
《岁月神偷》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小人物生活的一个缩影,故事虽然有些落入俗套,但荧屏和银幕的电影电视哪一个又逃得开这些俗套,这些也是构筑我们平常人家的生活气息和底层民众的拼搏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城市和乡村都有过或者正在上演着这样的悲喜剧,影片中的那十年风霜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无坚不摧的是时光,但经历了生活磨难的人同样也能变得坚强和从容,能把生命偷走的是岁月,但能把生活守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是拍给香港土著拍的,事实上该片面对着内地的观众反响依旧不俗。虽然土壤不同,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都是最大的小偷,即我们再奋斗,却总也抵不住岁月的无情。岁月会带来了不期而至的暴风骤雨,它可以将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打乱,可以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绝境。也能将相爱的夫妻无情的分开,只留下一人独自悲伤。而我们每个人都必将伴随着岁月在成长。
那个偷走了乌龟、偷走了金鱼缸、偷走了寺庙中孙悟空像、偷走了米字旗、偷走了月光杯的弟弟在面对失去最亲爱的哥哥的时候,将自己偷来的一切都扔到了海里,因为奶奶说过用最珍贵的东西填满了苦海就能与逝去的亲人相见,孙悟空像沉到了海底、月光杯沉到了海底、再无法迎风飘扬的米字旗也只能静躺水面。因为岁月是个奇怪的东西,它给予你希望,给予你梦想,同时见证了现实的沧桑。唯独对它,你要尊重,要回味,要用心去感受。你说不清在岁月里你遗失了什么,得到些什么,它无声的经过,却在我们生命里弥足深刻。而该片正是一部在香港电影的新时期将港式温情传承并发展的一部新港味电影,其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成功运用各种电影手法演绎着平凡之间的真情,同时也在欢乐之中掩藏着忧伤。这种痛并快乐的味道正如生活带给我们的一样,在香港电影史上也必将是一颗闪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