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鹏飞 ,李队员 ,王艳梅
(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传统的“金字塔”式高校层级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弊端,尤其是人浮于事的浮夸工作作风极大地阻碍着现代高校的发展。如何紧随国家教育改革步伐,突破高校管理瓶颈,将管理重心下移,把更多的权利交付于二级学院,更大地发挥二级学院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高校高层,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统筹发展、监督管理等。进而实现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关键词:高校;扁平化管理;责权利益;二级学院
1.引言
"扁平化"管理是相对于"等级式"管理构架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较好的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的弊端,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
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以便使企业快速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生产、营销的最前线,从而为提高企业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摒弃了传统的金字塔状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2.扁平化管理的特点
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转移,让基层单位(教研室等)或成员(如教师等)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上下层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强调教师的集体合作、对话与分享,减少教师职业的孤独感,增进教师对组织的投入效能,教师彼此成为专业发展的伙伴。这样易于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校园文化。
强调柔性的人本管理。学校决策层在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时,会考虑到是否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在发出指令时,会切身处地到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是否会成为教师的负担,从而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少做一些形式主义的事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钻研教学,与学生彼此心灵沟通上来,这样才是切实提高学校效能的最佳措施。
3.民办高校扁平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国家经济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答背景下,现代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有新的诠释,传统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捉襟见肘,民办高校应有的勃勃生机没有充分体现,管理体制僵化致使矛盾凸显,尤其是思维方式、师资、教学、管理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内涵建设与现代化本科院校的标准、社会的需求、政府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和不匹配,难点、疑点问题接踵而至,突出表现为官本位、体制僵化、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系部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形成教学管理的倒三角,导致管理职责不明,任务难以落实和执行。政出多门,无所适从,工作扯皮,缺乏激励机制,效率低下,缺乏自我发展动力。
在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解放思想,突破束缚。突破传统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弊端,以“高效、务实、创新”的理念,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在高校的人事、财务、教学、科研、学管等各个层面全面推进扁平化管理体制改革,放权予二级学院,使其享受部分独立自主的权利,赋予更多的管理自由度,激发基层的创新活力,焕发二级学院等一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安徽三联学院实施扁平化管理改革的现状
2010年,安徽三联学院实施了扁平化管理,制定了《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实现扁平化改革成功的重要举措。目标管理责任制: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束缚,形成系统思考和系统管理理念,减少管理环节,减少管理流程,优化组合,资源整合,减少重叠交叉和推诿扯皮,快速反映客观需求,事半功倍。
自我校实施扁平化管理以来,校高层领导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战略性决策,各个二级学院可以发挥教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负责,执行到位。同时,为了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选拔那些懂教学规律、有专业、有责任心 、有执行力、有管理及团队协作精神的人进入决策和管理岗位并对他们充分授权,任人唯贤,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和脱颖而出。
推行二级学院扁平化管理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后,安徽三联学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翻天覆地的变革,教职工打破传统思想束缚,突破旧的观念和体制,学校通过精简组织机构,转变工作职能,转变观念,最大程度地挖掘我校灵活高效的机制。
5. 交通工程学院管理的蜕变经历
5.1 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交通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安徽三联学院首个二级学院。学院下设交通安全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等三个系部,开设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汽车服务工程5个本科专业,另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电一体化和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3个高职专业。
5.1.1 行政组织构成
交通工程学院目前在校学生数达3200余名,作为高校的二级学院而言,学生的数量超过2000人,将对学院的管理、教学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发挥二级学院的自主能动性,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完善的行政组织构架很重要。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作为行政责任岗位,将分支权利下放到教学副院长、学管副院长、实习实训副院长、科研副院长,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交通工程学院行政组织框架图
5.1.2 岗位职责情况
为了适应我校教育环境的变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学院部管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院部教学一线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重心下沉,充分授权,进一步深化我校扁平化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调整与确定学校与学院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益,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明晰岗位职责,交通工程学院经过几年扁平化改革的摸索后,本着科学合理,以职定岗,重心下沉的原则,制定了院长、副院长、秘书、系主任等21个相应的岗位职责,做到每个工作责任人明晰工作任务所在,不扯皮,不推诿,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
5.2 交通工程学院管理制度变革后的对比
二级学院的扁平化主要是弱化精简非专业的行政组织机构,根据《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所确定的高等学校的工作任务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对于二级学院各职能岗位应撤销可要可不要的岗位、对职能相近或联系密切的岗位进行合并,实行合署办公。交通工程学院在实施了扁平化管理后的变化中,在教师管理和教科研两个方面成绩尤其突出,具体前后对比分析如下:
5.2.1 教师管理工作方面
教师管理扁平化主要是将过于集中的传统教师管理下放到各个系部和教研室,重新界定管理层和执行层对教师的管理,建立学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行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系部对教师实行过程管理的分级管理。
(1)教师管理扁平化措施
交通工程学院在实施扁平化管理之前,采用的是高校中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虽二级学院有自制管理的教师的权利,但人事处未能有效地放权,致使教师管理的工作过多地集中在学校人事部门里。与其他岗位不同,教师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评教的反馈、教师的业绩考核等内容只有在二级学院或是教务处才能获取真正的信息,往往人事部门的信息反馈是最迟、最不真实的。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不仅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
2009年交通工程学院实施扁平化教师管理以来,通过系部直接管理,学院监督的模式,建立最直接的教师奖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我院交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三个系部采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教师工作业绩考评的方式,考评内容包括授课课时量、教案、课件、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科研工作量、完成院系交付的工作任务情况等,总分值为100分,每个工作量占有一定的权重比例,考评时按照所有工作量对应的权重分值相加后为准。
图2 系部教师考核内容及权重示意图
(2)教师管理扁平化后的变化
系部作为教师管理的第一部门,实现了零距离考评管理,通过这种扁平化的教师管理模式,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师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表1 教师管理工作扁平化前后效果比较
5.2.2 科研工作方面
高校倡导扁平化管理,还与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的特性以及落实高校中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密切相关。学术组织与其他社会部门相比,学术界的工作任务结构较为平坦,学术部门之间的联合方式以及对学术组织的控制结构也相当松散。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总体上属于集权型管理体制,在高校内部,权力也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二级学院普遍缺少科研自主权。可以说,落实高校中二级学院的科研自主权,形成与高校学术组织特性相适应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际需要。
(1)科研工作扁平化管理措施
二级学院传统的科研工作管理,因过于集权和限费,致使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与教师管理一样, 科研工作管理实施扁平化,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发挥教师科研想象力和创造力。交通工程学院自2011年来实施科研工作的扁平化管理,通过项目负责任制,用活科研经费,学院层面严把项目审计工作,将更大的权力下放至执行层。
图3 交通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扁平化管理图
(2)科研工作扁平化后的变化
科研项目负责人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再是一个空架子的执行人,而是负有项目所有职权的管理人,作为学术委员会和院长对项目负责人的审计和监督权力,是为了更好地督查和规范项目负责人按照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做好项目的建设,不再对项目的执行过程施加过多地干涉。2011年底以来,近3年的科研扁平化管理实施,交通工程学院科研项目建设成果显著,项目有效完成率提高近43%左右,将一批停滞项目、阑尾项目重新提上建设轨道。目前,全院在研和即将申请项目达28项,呈现教师争先科研的新景象。
6.结论
高校实施扁平化管理,是高校去政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二级学院扁平化管理的执行和落实,必须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指导,立足整个学校,高瞻远瞩。不论是整个高校,还是二级学院,制度的执行都需要,面向系统,本文仅仅从教师管理和科研管理作为重点来论述,就整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来看,扁平化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都是扁平化管理的落脚点。推行高校扁平化管理制度改革,是高校管理的一次革命,也是体制的创新。安徽三联学院自实施扁平化管理以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作为二级学院而言,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权利有效地下放,通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大大提升了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本部门的扁平化管理还有部分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仅作为其他高校二级学院扁平化管理改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铮、金会庆.民办高校组织扁平化与系部目标管理责任制[J].价值工程.2011年10月:223-224.
[2]鄢高翔.教学管理结构扁平化与管理效率[J].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2月:121-124.
[3]刘耀文.学习型社会下高校内部组织机构的改革[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12月:27-28.
[4] 李彦西.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专业化构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6月:43-44.
[5]涂双滨.浅谈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扁平化的构建[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11月: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