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安徽三联高教》编辑部

  • 创刊时间2013年 按季出版
  • 主       管安徽省教育厅
  • 主       办安徽三联学院
  • 编辑出版安徽三联高教编辑部
  • 主       编金会庆
  •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合安路47号
  • 邮       编230601
  • 电       话0551-63826378
  • 准印证号皖L00-136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三联学报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的观测与分析

2015-04-07   来源:安徽三联学院   点击:5340

 

陈启

(安徽三联学院图书馆,安徽合肥 230601 )   

摘  要: 课程设置在整个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处在重要的核心地位,一项相对科学合理的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既要符合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又要与这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教学规划能够协调一致且相得益彰的。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实施的效果要放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而又动态地去观察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

  众所周知,课程设置在整个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处在重要核心地位,其最终的执行效果可以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水平,也将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最终良好的执行效果表现在它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各课程能够协调一致且彼此相得益彰。而针对一门课程设置,我们所说的适合其实只是相对于某个特定时期或特定范围内较适用的一次设置而已。如何观测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执行效果,我们不妨在此来作一初步的探析。

  一、观测一所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执行效果,首先必须要了解它的设置是否符合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在正规办学前提下,无论哪所高职学校的护理英语课程设置都应该是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为基本依据来制定的。《基本要求》针对我国高职高专的特点,在广泛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教育部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基本要求》中还提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显然180学时是最基本也是最低限度的高职英语学时要求,目的能够让高职学生至少达到B级的过渡要求。这是具有高职高专教育新特色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全国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教学理念,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高职师生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具体落实到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应该遵守《基本要求》的若干规定,而学时数是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最基本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观察点。没有依据《基本要求》中规定课时数的高职英语设置,勿庸置疑是一个不科学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二、在对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的观察中,应该综合考虑其是否与这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教学规划相协调一致。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目标而制定的,且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本身的层次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具体到英语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既不能只偏颇于英语这一门课程,而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大局于不顾;也不能只紧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而忽视了英语课程的教学。所以,我们要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的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的现状来调整英语课程的设置,做到有据可依,有因而为。影响这些主要的现实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国内外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的现状。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与改革,都应该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办学的宗旨来实施。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本身发展的现状对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深远而又根本的影响作用。早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上发布的“爱丁堡宣言”中便提出了“医学教育的最高标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的健康需要”。因此,在制定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时,要重视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的实际现状,明确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具体需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同样是高职护理专业,涉外和非涉外方向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什么有很大的差别,显然是两者面临的人才需求不一样,而这仅仅体现了人才需求宏观方面的不同。我们要分析一个科学合理的英语课程设置,则必须要以国内外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地区差异等具体的微观方面为视角观测点,比如需要根据某个省某个市乃至某个委托培养的单位或某个特殊阶段的现状而作相应地调整和变化。这一方面笔者曾以安徽三联学院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例,就高职护理专业非涉外方向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作过探讨和研究。在专业方案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在高职生总体层次呈现下降的趋势的背景下,三联学院2010级与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用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中一次通过率分别为96.5和88.5%,远远超过全省实用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平均通过率[1]。由此可见,三联学院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在实际执行中不断适时地调整,从而呈现的良好效果是值得我们认可和借鉴的。

  (二)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实施的可行性是其执行效果一个不可忽略观测点。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的情形在所难免。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从教学师资队伍的保障、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材选取以及人才培养的层次等方面来探析。

  我们首先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说,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学校的高职护理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很薄弱,基本是刚走上工作岗位且无任何授课经验的年轻老师,或者是以外聘老师为主的一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力量得不到充足的保障,这往往会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甚至不能如期完成教学计划。

  (三)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也是影响执行效果的一个方面。每一课时的完成便是课程设置效果执行的每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授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与不好[2]。高效的英语课程教学质量通常与灵活、科学、艺术、创新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而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质量往往和盲从、教条、强制、滞后的教育方法和行为紧密关联的。

  三、甄别和选用适宜的英语教材也是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观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适宜的教材对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尤为重要。教材既要涵盖高职高专的根本内容, 有足够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词汇、日常用语,又要符合高职护理的专业特色,有着医学知识的渗透和融合。诚然,二者的紧密结合是一本最理想的护理专业使用的好教材。但实际我们知道,编写选取一套质量上乘的护理专业特色英语教材实属不易,选用一套理想的教材更是难主加难,所以在实际中很多学校是两种教材结合着使用。据我们调研得知,安徽省内的医学类高职护理专科绝大多数选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材。如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及安徽三联学院均开设了一门公共英语基础课外,另外还开设了医用英语或专业英语。其实就护理专业学生本身而言,他们对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和教材是充满着更多的期待和兴趣的。

  四、能否做到因材施教也是衡量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的关键一环。高职生的英语水平不如本科生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在高职生内部同样也存在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如果教师不能根据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而是一刀切一个模式地去教学,则必然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个体差异,可将高职护生分为不等的层次来分解目标并作分类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把握和挖掘每位护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以此从学生这个主体来大大提高英语课程设置的执行效果。

  最后,良好的教学条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执行效果不可或缺的一个观测点。现代教育和教学资源为高职护理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体教学手段和多种类型多方位的平台空间。担任护理高职的英语教师能否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并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作用,使各种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都能科学、合理、恰当地为护生英语的学习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以上所述只是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实施效果观测分析的其中几个方面,其实施的效果始终是要放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而又动态地去观察与分析的,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总在执行中不断地调整当中。明确了这点,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才会更趋于科学适用,其执行效果也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冯维希,李新娥.高职护理有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92.

[2]  陈启.高职护理专业非涉外方向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初探——以安徽三联学院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