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缪章艳
(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 合肥 230601)
摘要: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篇章结构的把握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语篇分析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本文主要从语篇分析法的五个层面并结合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实例,阐述了如何把语篇分析法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语篇分析;语篇应用;篇章结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Discourse Analysi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iao Zhangyan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San Lian University,Hefei 230601)
Abstract: It’s a key problem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reading ability and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ext structure. Discourse analysis ca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reading ability effectively.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field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terms of 5 aspects with real examples extracted from New Standard English.
Key Words: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pplication; Text structure
大学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英语基础课,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学生面临着四级和六级的压力,如何有效地把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单词,句子,翻译文章,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大学一、语篇分析法
大学语篇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具有语用和语意连贯的语篇看作一个意义单位,考虑到语境,文化,社会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对其内在的语法,词汇,语序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2」这种分析法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由传统的对语法,单词分析及翻译的重视转移到对文章整体写作结构,写作意图的分析。同时,语篇是与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语篇分析有助于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吃透文章的深层含义,提升学习兴趣。语篇教学要求学生应用已有的英语基础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对语篇进行自我预测,然后通过略读,细读等阅读技巧来了解文章大意,进而检测自己的预测结果,并比较两种结果的异同和优劣,进而再找出文章的语篇衔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大学二、语篇教学中的5C(Context,Cohesion,Coherence,Culture,Critique)
(一)Context分析
大学在对Context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从文体分析(context analysis),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和主题分析(theme analysis)等方面入手。以“Killing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一文为例( Extract from NSCE SB2 Unit7 Text3), 尽管是一则简单易懂的故事,不需要讲解学生都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但要挖掘这则简短故事的写作结构和主题就需要我们对文本进行分析:
大学One day a poor farmer went to the nest of his goose and found a shining yellow egg. When he picked it up it was very heavy. He thought it was strange, so he took it home and found that it was an egg of pure gold. Every morning the goose laid a golden egg, and the farmer grew rich by selling them. As he grew rich he grew greedy; he wanted to get all the gold at once, so he killed the goose and open it. There wasn’t any gold, just a dead goose.
大学通读全文,很明显,这是一篇记叙文,对于记叙文的文体分析,我们很自然要抓住叙事的要素,即: when ,who, where,what,why and how,在此基础上找出作者是如何来组织和让故事情节发展的, 如表1。
表1 The Six Elements of Narration
大学主题是对全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浓缩,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一般的议论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来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本篇文章我们通过文章的最后几句话,不难发现作者想揭示的主题:人不能贪婪,贪婪只会使你一无所有,最后拥有的是一直死鹅。 此外,我们再从结构上分析这个故事,文章的结构是受语篇的体裁和主题影响。记叙文一般以时间顺序描述事情发展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和影响。通过对本故事的分析,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的语篇结构是采用Situation—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的篇章模式, 如 表2。
表2 Structure of Discourse Analysis
大学先描述问题,再说明问题,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去掌握文本脉络,归纳大意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宏观把握。
大学(二)Cohesion分析
大学衔接是通过一定手段将文章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有机的组合到一起,形成完整通顺的语意单位。因此,文章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整个篇章结构的理解。以Martin Luther King 的“I have a dream” 为例:
大学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大学I have a dream today.
大学I have a dream that on e day, down in Alabama, with its vicious racists, with its governor having his lips dripping with the words of interposition and nullification; One day right there in Alabama, little black boys and black girls will be able to join hands with white boys and white girls as sisters and brothers.
大学I have a dream today.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 every hill and mountain shall be made low, the rough places will be made plain, and the crooked places will be made straight,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all be revealed, and all flesh shall see it together.
大学1. Lexical cohesion(词汇衔接)
大学首先作者应用了Repetition手法, 在每段句首重复运用了I have a dream ,在句式上形成一种排比的震撼力;又如在文章的第三段中重复运用little black boys and black girls 和white boys and white girls使得这篇演讲词在结构上形成对称,韵味深刻。接着又使用了几组反义词来增色:文章中运用了black-white, exalted-low, rough-plain, crooked-straight等反义词,大大增强文章的语言色彩。
大学2.Grammatical cohesion(语法衔接)
作者应用了Reference 和substitution,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段首的I 和My 以及句中的Four little children 和后面的they, their 都是指带同一对象。同时作者巧妙的运用了 but, and, and ,and 等连词, 通过使用词汇和语法上的衔接手段使得文章句语句、段与段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
大学(三) Coherence 分析
大学连贯是指句语句之间的有机联系,连贯是整篇文章的无形网络,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有自己的写作意图,每篇文章也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作者也定会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组织语言材料,因此,段落之间必然会形成联系,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导文章的写作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 I have a dream “为例:为了使整篇文章在结构上完整,顺畅,作者分别运用了Macrostructure:和Microstructure。 Macrostructure结构:应用了由一般到个别Generalization ---- Particular的写作结构:把I have a dream从家庭,国内,世界等不同方面作出说明,如图3.
In my family In America In the world
图3 The Scope of Dream from Three Aspects
大学Microstructure:从微观的角度,作者在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句中通过从句not……but 来形成对比且强调了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是核心。文中第二段,作者用了三个with在修辞上构成排比。 此外,文中的rough & plain 和crooked & straight在词汇上也形成鲜明对比。
大学(四)Culture分析
大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又受文化影响,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反映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需要有意识的去了解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语篇是语境的产物,而语境有是对一定社会文化的反映,因此,语篇是与一定社会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我们在对鱼片进行分析时可以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这样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揭示的主题。以“I have a dream”为例:我们要了解美国是一个种族成分复杂的移民国家,其中白人占绝大多数,美国虽然一直宣称是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但自1776年见过以来种族冲突却一直萦绕着这个国家,白人始终以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认为自己在各方面优于黑人,导致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成了黑人在美国社会去的进步的主要障碍。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中的 the Lord, sisters and brothers, 也就是指the God 和all the Americans。以及文章中为何一再提到the color ,the white, the black.
大学(五)Critique分析
大学以 “I have a dream”为例,这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在文中分别应用了平行,重复,和多组反义词语累使得文章更加有力度,富有感染力。此外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在美国这样的宣扬民主自由的国家,其民权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种族歧视仍然是根除不了的。
大学三、结语
大学正如黄国文先生所说:“语篇分析可提高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 [3]。学生通过对语篇3C理论的掌握,培养其自主分析文章,理解文本,从宏观角度把握全文写作结构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语篇分析,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大学参考文献:
大学[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2010-10
大学[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大学[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